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年的来历和习俗

时间:2021-02-10 10:50:45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小年的来历和习俗

  【导语】小年的习俗之一就是沐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那么,除了这个习俗还有哪些呢?

小年的来历和习俗

  小年来历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2015年小年是2月11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禁、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在中原地带腊月二十三是很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一大早人们就要打扫房子,扫净灰尘,还要用湿毛巾擦除房内的中堂画,和各种装饰画,把室内外打扫干净,然后祭灶,祭灶除了要用祭灶糖,还要烙葱花油饼,放鞭炮,祭灶糖是用白糖熬成糖稀,拌上炒熟的芝麻,或者苋菜籽,还有吹出的中间空心上面占满了芝麻很香很甜的祭灶糖,这一天灶王上天去回报人们在这一年中的行为善恶,玉皇大帝便根据灶王的回报,决定奖善罚恶的度数,如此规范人们的行为,虽为可笑,但不缺乏心理的暗示作用,是中国民俗中重要的传统文化。但也有不贴灶神的地方,比如中国四大名镇的朱仙镇就很少贴灶王,据说过去这里的人也是贴灶王的,只是人们年年用灶糖封住灶王的嘴,便觉得有了灶王的蔽护,可以为所欲为,商人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连饭馆饮食也不足量,有一年,玉皇大帝到这里看门神会,看到人间饭馆内座无虚席,便也想吃饭享受人间烟火,他买了一碗面,却发现四两面竟只有几根,于是他很生气,回到天宫命火神祝融前来访查,火神到这里来化成一个老汉,沿街叫卖火烧:“换火烧十六两的小火烧,十五两的大火烧,”镇上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一听拿少的可以换大的,纷至沓来换取火烧。

  祭灶吃糖瓜

  “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这是一首民歌,说的正是祭灶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施阿姨是一名“50”后,提起过小年,她感觉重视程度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小时候还会看到大人们煞有其事的祭灶、剪窗花、大扫除等等,现在都一一简化或者从生活中消失了。

  “过去,祭灶时都会给灶王爷供奉糖瓜,糖瓜是一种麦芽糖做成的糖,非常甜,也是希望给灶王爷吃了以后,让他嘴巴甜一点,上天给玉皇大帝做报告时多言好事。但是毕竟灶王爷不是人,它不会真正吃糖,糖瓜也就最后落在了小孩的嘴里。那时候,物质匮乏,小孩们很少有机会吃糖,大家都会很期待在晚饭过后吃糖瓜,那甜甜的感觉真是令人难忘。”回忆往事,施阿姨满是感慨。

  贴灶神画像

  祭灶,其实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除了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郑妈妈是一名80后,她的孩子刚3岁,提出过小年,郑妈妈表示自己以往也没有特意过小年的习惯,现在有孩子了,觉得过小年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希望让小孩了解小年习俗好传承下去。由于不知道城市里哪里有卖灶神画像的,郑妈妈提前在网上买了许多画像,多的分给了身边的朋友,大家对画像都感觉很新鲜,纷纷开始关注小年这件事情来,这让郑妈妈也感觉到了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或许多年以后,这种发扬传统文化的意义还会体现在她的孩子身上。

  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多是为了过大年做准备,剪贴窗花也是其中一项。山东的王阿姨告诉中新网生活频道,在所有民俗活动中最喜欢的就是剪贴窗花,据介绍,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花样繁多,样子讨喜。

  安阿姨提及,“剪窗花一般主要是大人剪,怕小孩子用剪刀伤了手,但看到那么有意思的剪纸,小孩哪闲得住,在旁边依葫芦画样的剪,剪坏不少纸,却很少有像样的。不过看到一家人聚在一起专心做一件事本身就已经让人满足幸福了,现在这种景象少了,城里的房子,窗户大有亮,但少了亲手剪的窗花总觉得少了些节日气氛。”

  大扫除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蒋阿姨平时就是一个很爱收拾屋子的人,家里总是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在年底辞旧迎新的时刻,小年大扫除是蒋阿姨必做的功课。

  “一天内把屋子里外收拾干净,还是有一点吃不消,特别是现在年纪也大了,有点干不动。小年的大扫除一般是全家总动员,孩子擦窗户,我擦桌子、扫地、清理不要的东西,丈夫扔垃圾等等。平时都是我一个人干家务,小年这一天看到孩子和丈夫都动手清理,会觉得很温馨。他们通过这个过程也表示干家务真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辛苦我了。”蒋阿姨说完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个过程想必收获得不仅仅是家里的干净,还有家人的温暖。

  放鞭炮

  内蒙古呼伦贝尔的高阿姨向中新网生活频道提及,“过小年,我们还会放鞭炮,因为这是年前的第一炮,很重要。每次我都是让孩子他爸去放,但孩子们调皮着呢,总是抢着去放。”中国人过节都喜欢热热闹闹的,鞭炮的声响,可以渲染过节气氛,但是由于空气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让小年卖鞭炮、放鞭炮了。说起这样的规定,高阿姨也表示很理解,“其实最重要的只要人团圆,家就热闹了,节日的气氛也就有了。”

  吃饺子

  北方的每个节日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而采访时几乎每个妈妈都会说小年夜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李阿姨是甘肃兰州人,传统的小年夜主角应该是面,但随着东北妹夫的加入,家里人就慢慢都变成小年夜吃饺子了。李阿姨解释道,“我们对小年吃什么其实一直也没有什么硬性规定,现在北方大部分都是吃饺子,我们也就渐渐变成吃饺子了,像是凑热闹一样,哈哈。”

  与李阿姨相同的还有陕西的滑阿姨,滑阿姨也说道,“传统上,我们应该是在小年前一天蒸‘油坨坨’(一种馍馍),后来看到大家都是吃饺子,也就统一吃上饺子了。”

  吃火烧

  据了解,许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饭都渐渐被被饺子统领了,但还有一个地方列外,那就是河南。刘阿姨是河南人,她介绍道,在河南,家家要自己做火烧吃,火烧与小年几乎划等号。做火烧要先发面、揉啊、擀啊等等,工序挺复杂,但是因为做了很多年,刘阿姨已经很熟悉了,一般都是自己一个人全权把控,孩子们不用说帮忙只要不捣乱就行了。做火烧的时候,刘阿姨还会特意做几个小小的火烧,熟得快,好提前给孩子们解解馋。

  提起对小年的感觉,刘阿姨说道,“小年是整个春节的序曲,一过小年就感觉春节真正来了。现在在外面生活,过小年没那么多讲究了,但一提起小年还是感觉很温馨,还是很想隆重地过一下。”

【小年的来历和习俗】相关文章:

过年的来历和习俗03-15

元旦的习俗和来历详解01-11

过年的来历和习俗介绍03-06

元旦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11-24

中秋佳节的来历和习俗12-16

清明节习俗和来历05-31

关于清明节的习俗和来历10-14

清明节的习俗和来历介绍10-13

关于元旦节的来历和习俗01-11

元旦节的来历概述和习俗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