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日本“漫符”的衍变与发展

  摘要:日本动漫作品中有着极具类型性的特征印象化技法,被称为“漫符”。以鼻子、眼睛、吐息、汗、泪、数码脸孔等元素构成的日本“漫符”的衍变与发展,也正是日本动漫对文化受容、时代要素以及消费需求所进行回应的过程。

  关键词:漫符 表征

  动漫作品是在“画的活动”理念上产生的。日本动漫具有着漫画、动画不可分的特性,其相互之间的紧密关联不仅仅表现在产业链上的相互依存,更表现在表意技法上特征性的衍变互动。继日本“漫画评论第一人”夏目房之介对漫画表现方式与“文法”的研究之后,四方田犬彦将这种动漫创作中所表现的极具类型性的特征印象化技法统称为“漫符”。日本动漫作品中“漫符”的衍变与发展历程,也正是日本动漫对文化受容、时代要素以及消费需求进行回应的历程。

  在日本动漫的“漫符”中,身体比例、毛发颜色以及服饰等元素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与题材定性,但仍然是辅助人物形象设定的装饰性要素。最主要可以作为日本动漫代表性表征的“漫符”是鼻子、眼睛、记号式线条以及脸孔的数码化。

  鼻子——被无视的表征符号

  在以线条表现为主的日本动漫作品中,人物形象留给观者印象的几乎无法直接联系到鼻子,鼻子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人物五官的完整,有时甚至被完全忽略。如《樱桃小丸子》登场人物的姿形由比较单纯的线组合而成,头部基本上是正面对画面,鼻子被省略,整个脸部承担感情表露的是眼与口的简单变形。这样的设计,并不是因鼻子无足轻重而忽视,只是为了更好地强调眼睛与嘴巴的表征特色。其实,在日本动漫“漫符”的发展历程中,鼻子却是发展变化极为丰富的元素,具有独自的发展衍变过程,并发生着系谱的进化。

  20世纪50年代占主流的画法,是如同小豆子一样的圆鼻子,一侧有小开口,如武内纲义的《赤胴铃之助》(1954)和手冢治虫在1956年发表的作品《肯一探长》等。①手冢曾自己承认,这种圆鼻子其实是受迪士尼公司的著名卡通形象“米老鼠”的影响,②而这种影响又潜移默化地带给了手冢同时代及之后的大批动漫作家,形成了日本动漫50年代前期最为主流的鼻子表述方式。50年代后期开始,受迪士尼主流动画中优雅而成人化的主人公形象影响,又尖又高的鼻子在日本动漫作品中渐渐出现,主人公的脸开始由圆变长,鼻子有了鼻筋,脸孔也开始有了某种成人气。虽然这种鼻子还未形成大范围的普及,但已经引起动漫作家的关注。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横山光辉的《伊贺的影丸》(1961年~1966年连载)。而这种倾向也正是为了迎合日本即将到来的全民动漫时代。

  60年代从迎来最初繁盛期的少女漫画开始,人物脸孔开始呈现史无前例的装饰性:长长的头发、巨大的眼瞳以及具有优雅曲线的鼻子,再加上画面上时时附加的不知来处的花朵,创造出一个充满异常梦幻美意境的画面空间。从前的尖鼻子开始显著退隐,代之为具有东方魅力的令人心碎的低鼻子,鼻梁、鼻穴也全部消失不见。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日本动漫进入自主创作改进期,逐步摒弃了从前照搬或模拟美国动漫的传统。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依据年龄、性格变化的鼻形塑造,如柳泽公夫的《飞翔搭档》(1978),从孩子气十足上翘而圆润的鼻子到代表坚毅性格的直线鼻筋、以优美弧线暗示性魅力的长鼻子以及表情变化时忽略鼻子存在的情况都存在。

  进入80年代,鼻子更多的感性特征再度被忽略,鼻筋消失,仅剩一小段小小的鼻翼弧线甚至一个长点而已。而90年代以后,日本动漫作品中的鼻子表现也进入了多元化时代,作者可以随意根据作品中人物的性格、表情,对其或忽略,或简化为两点,或保留鼻筋弧线,或只表现鼻翼(简略线条,或按解剖学角度的鼻翼表现等),也更成为日本动漫作家的个性表现特征以及人物形象主要特征之一。

  眼睛——最重要的表征元素

  眼睛作为“漫符”中最为重要的表征元素,具有其他器官无法比拟的传情特征,而且更为细致地分化为各种复杂而微妙的表意形象,如兴奋、恐怖、悲叹、疑惑、惊愕等。眼睛从组成上说分为眉毛、睫毛、眼睑、眼白、黑眼珠、眼周围的皮肤褶皱几要素,依据要表现的情感而外在体现为全部表现或简略甚至省略的表达方式。

  眼睛是日本动漫作品中最具日本特色的“漫符”之一。从最开始的对于迪士尼的模仿到创造,日本动漫形象眼睛的“日式”符号化塑造也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历程,最具代表意义的当数少女漫画开始的对于眼睛的表现。1958年的《白蛇传》还是明显地借鉴迪士尼的塑形感觉,特别是对于眼睛的处理更残留着《白雪公主》般明显西化的特征。而从水野英子的《银色花瓣》(1959)开始才出现了日本少女漫画特色的夸张眼睛:与脸庞不相称的巨大的黑眼珠闪烁着十字形光辉,不仅具有某种高贵的气质,更让人物呈现出冥想的灵动。渡边雅子的《王女美奈子》(1963年~1965年连载)则进一步将眼睛的特征强化,不仅是黑眼瞳突出而醒目,而且加入了双眼皮和长长的睫毛,在人物形象的背景设定上还附加了极具装饰性的无缘由的美丽花朵——这初次形成了少女漫画的特色画面原型:长头发、长睫毛、“星光”闪烁的大眼珠以及人物背后夸张盛开的鲜花。这也是时至今日日本美少女题材动漫作品中被尊为常识性的一种表述手法。

  另外,荻尾望都在《可怕的孩子们》(1980)中对少女漫画拥有的巨大眼瞳的眼睛加以感性上的延长,对拥有恶魔魅力却以无垢性作为表象的不同的眼睛进行了刻画,使魅力十足的大眼瞳不再是美丽善良形象化身的“专利”——将冷酷与温和、恶与善、攻击性与被虐性等对立观念夹杂其中,决定了登场人物的人格。这种定位也激发了日本动漫作家开始利用传统“漫符”追求个性的创作热情,使原来趋向单一化的记号化表述方式向着多元化发展衍变。

  对于一些动漫作家而言,将动漫形象的眼睛作为一种个人风格来进行定位的也大有人在。如手冢治虫笔下的无论是人、动物还是机器人都有着典型的手冢风格——有着极其相似的眼睛轮廓与构造,而这一取向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动漫作家:宫崎骏数部动画作品中主人公身份、命运虽不同,却能从眼睛的细微造型处理中看出如同手冢一般统一的风格;臼井仪人仅用浓淡不一的眉毛、黑色的瞳仁与单、双眼皮线就表征出了简单而生动的人物形象,成为其作品的“唯一性”标志;高桥留美子笔下的人物更是仅有两种眼睛——男与女,只根据脸形、性格略加改变;等等。对于这些个性作家而言,动漫形象的眼睛在一定程度上的同一性甚至成为个人作品群的一种特殊标志。

  80年代末期开始,“萌”文化兴起,为日本动漫作品提供了又一个发展的空间。不仅暧昧而朦胧的眼神成了日本“萌”动漫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巨大的耷拉眼、猫眼等典型性外在形式也开始盛行,并成为“御宅族”们的最爱。

  记号式线条——附加的情绪解读

  动漫,由看似简单省略的线条构成,而实际研究则会发现,每一根线条都有其必要的存在形式,形成了其特有存在风格并被代代沿袭,以至于成为日本动漫的特有表现形式。其中呈现显著特征的线条变化包括吐息、汗、泪以及效果线。

  1973年赤冢不二夫在《迟到松君》中将主人公发怒时的状态表述为秃头上青筋状的记号,配合大张的嘴巴,暗示其强烈的挫败感、意气消沉等意味,虽未出现吐息符号其实已呼之欲出。谷冈泰次在《冗谈超人》(1976)中开始用呼气符号直接表达人物的愤怒与不满、安心或释然,虽然其作品多为B类(性的表现较为直接),吐息这种符号式表现却因生动而直接的表意功能而被其他动漫作家广泛复制。由此,吐息真正成为日本动漫的又一表征符号,并开始细化为各种微妙的情绪表露。

  而另一方面,汗的意味也作为一种人物情感化符号被强调与规化。流汗一方面被正面性地传达为用以说明运动或运动的激烈性的符号,另一方面则被暗示为某种难以言喻的心理活动,包括感情的兴奋与尴尬、行为的懊悔与无奈、对于当时情境的疑问与烦恼,等等。除了赤冢不二夫在《笑料别战队》(1972年~1982年连载)中常使用的表现运动的汗水飞溅等正面传达的范例以外,最能代表日本漫画风格的便是横山光辉,其作品《铁人28号》(1956年~1966年连载)中人物不计时节,总是在脸侧附加有两滴汗,暗示着焦躁与盘算的心理状态,同时并不使用其他记号来表述人物情感、性格的方法也使人更加注意这两滴汗的表意意味。其后,对于汗的表述也开始向多元发展,如无缘由地从后脑部分垂下的汗滴、阴影化的尴尬面孔上显眼的汗滴等,以一种最为简略的方式承担着主人公情感传达的艰巨任务。

  泪在日本动漫中也有着极其生动的表现方式,从一滴泪的简单表述到状如雨点飞溅乃至小“瀑布”奔流甚至“水枪”喷射,代表着不同程度的情感变化。最能表现这种变化的作品当推《哆啦A梦》(藤子?F?不二雄)。而且早在1971年,藤子不二雄A③就在漫画连载《毛泽东传》中对泪进行了在当时独具特色的表现——当人民解放军看到毛泽东真人站在面前时泪水竟呈“大雨滂沱”状,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人们英雄崇效果线也是记号式线条的一种,以直线、曲线的排列方式和方法等区分效果。如日本动漫中常在口边以三根放射状曲线表示哈欠或困意,而将其安排在腹部则是形容空腹状态;长短不一的直线再配以阴影安置在人物的前额、后脑或画面的背景处则昭示着人物的尴尬、无奈或是困惑、厌恶,而直线在人物背景上全部以放射线形式出现并占满余白则是烘托出勇气、热情、奋进情绪氛围或是紧张感、压迫感的层层叠加。

  另外,还有为各国所广泛效仿的“恼怒”符号,即在额头或后脑出现代表愤怒的特殊记号等。这些线条的表现虽然某种程度上带有夸张的意味,但如情境合理,这种记号式的表达还是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丰富的画面表现力。诸如此种略带抽象性的表现形式,也作为感情的附加记号而成为日本“漫符”的重要组成部分。

  脸孔数码化——无性征的人物定位

  脸孔数码化是日本动漫的基本特色,即若欲表现脸孔的任一组成物可以不定形的、却无限可能状态的“拼接”特色,而其中又有着内在的规范,如同相同脸孔却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电影角色一般,除却装饰性的身份象征,其脸孔的细部可能以同样的笔触加以描画,而身份却在故事中以外在装饰与名字的不同来划定。某种程度上,给予人的视觉感受甚至是“分身”印象一直在延续。

  《樱桃小丸子》中以小丸子的脸孔为代表,即以一种数码化定位了人物情绪的细微变化。如无感情(普通)状况时小丸子的眼睛是圆形,嘴是一条横线;欢笑时眼睛是一条向下弯曲的线,口是上翘的半圆形;而眼珠突然变大,如同猫眼一样(口为一小横线)时,则意味着微妙而细腻的感情变化,如沉思、感动、思念等;而当主人公眼珠仅成为一个点,在大大的眼睛框架中晃动,颊上出现潮红意味的小竖线时,意味着主人公的某些兴奋点出现状况的反应,如尴尬、失落等。而这些特征也被整部作品人物形象所通用。

  有突出代表性意味的作家是高桥留美子。她笔下的人物脸孔极其相似,仅仅以睫毛的长短,发际的高低、发型、颜色以及瞳仁的乌黑程度来区分颜面,而作为附加物的衣装则成了最为显著的人物区分标志,甚至为了突出人物的同一性或更好区分其微妙的不同,人物始终衣着不变。如《福星小子》、《相聚一刻》、《犬夜叉》、《人鱼之森》等中的形象塑造即是如此。

  对于同一动漫形象而言,将基本表情与“漫符”的情感表现进行有机组合,虽然有形成概念式表现趋向的嫌疑,但这种数码化更适应现代动漫制作的要求。这种脸孔的特征是除了幸福、惊愕、厌恶、尴尬等几种单性情感表征的一致性以外,更为突出的是复杂情感混合状态时脸孔刻画的数码化。如在惊愕的表情上附加双颊红润、瞳仁闪光的幸福感符号,就读解出了“惊喜”的意味;又如在微笑的脸孔上加上适当的阴影或添上一个恼怒的符号,又将其隐藏的内心的愤怒与尴尬挖掘出来;还有如在微笑的脸孔旁边增加一个音符符号,就能形象地传达出微笑背后载歌载舞的真实情绪。这种指向性明确的数码化脸孔表现方式从漫画直接过渡到动画,使动画形象描绘更为简洁和生动。

  结语

  日本“漫符”还包括其他一些标志性元素,如动漫形象的嘴巴,历经了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横线甚至省略的一般表现;透视、光影立体效果的美术表现;结合男女角色的性征表现等多元化的发展历程。还有在漫画中占据主要地位的“音喻”文字,即日语中生动的拟声词及拟态语,因手冢治虫率先将其多样化、自由化地融入作品并使其成为日本独有的表述形式,也应属于“漫符”的范畴。

  而无论是直接表述的特征性“漫符”,如鼻子、眼睛、脸孔的数码化,还是稍具抽象意味的吐息、汗、泪以及效果线等,都已经成为日本动漫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被烙以“日本”的印记,更成为世界性的动漫“语言”而被读解与通用。

  注释:

  ①四方田犬彦:《漫画原论》,东京:筑摩书房,第152页。

  ②手冢治虫:《我的漫画人生》,东京:岩波书店,第112页。

  ③藤子·F·不二雄之一,原名安孙子素雄:《哆啦A梦》。

  ④在此之前,对于泪的表述大部分还停留在比较形象的“滴落”形式上。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新闻传播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本科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