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网络参考文献正确使用的方法

时间:2021-01-30 14:48:43 参考文献 我要投稿

网络参考文献正确使用的方法

  摘要: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 给资料的查询带来了诸多便利, 也给网络参考文蔽的正确使用及著录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分析文后参考文献基本属性的基拙上, 分析了网络文献的基本属性, 对网络文献进行重新分类, 并指出只有具备文后参考文献基本属性的网络文献才能成为文后参考文献。

  关键词: 网络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 分类 基本属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资源不断丰富, 给科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资料的查询也由传统的单一的纸质文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特别是通过网络搜寻各种相关资料, 既准确又快捷, 非常方便 同时, 由于网络搜寻的客观性, 各种与检索关键词相关的资料均能被搜寻到, 方便作者了解目前所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所以, 许多网络文献被作为学术论著的文后参考文献。有关网络参考文献的研究已经很多, 文献[1,2]就网络参考文献的标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文献[3,]4则对网络参考文献的分类及著录规范化进行了研究。但是, 这些研究均未能从参考文献的基本属性出发来研究网络参考文献。笔者拟通过对参考文献与网络参考文献的基本属性的对比分析出发, 把网络参考文献进行重新分类, 使网络参考文献的标引更具科学性,这是研究网络参考文献著录的先决条件。

  一、参考文献的基本属性及功能

  参考文献是现代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有关引用资料的出处, 或为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 提供在论文中没有展开内容的详尽文本。川被列人的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 而且正式发表的出版物, 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 包括专利等文献。私人通信、内部讲义及未发表的著作, 一般不宜作为参考文献著录, 但可用脚注或文内注的方式, 以说明引用依据。川 一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亦对参考文献作了定义, 认为只有“ 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才可被用作参考文献 并对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格式作了明确的规定。可见, 参考文献有其严格的定义及著录方式。参考文献有其基本属性, 只有具备了以下基本属性的文献才能作为文后参考文献。

  (一)参考文献的权威性(严肃性)

  参考文献是作者后续研究的依据和基础, 可以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研究深度、研究成果的新颖性以及作者对所研究领域涉足的广度。一个人的精力和所掌握知识都有其局限性, 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某个研究领域从头开始研究, 必然要借助于他人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 必须要有一个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得到启示, 发现新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新问题。

  参考文献必须是正式出版物,在出版过程中已经受到专家、学者的严格审查、编校人员的严格把关, 可见已经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被全社会所接受 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作者的研究成果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区分开来, 在论文中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 不仅表明了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也避了抄袭、剿窃他人劳动成果之嫌;同时, 科学研究是严肃的、严谨的, 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参考文献也必须具有权威性。

  (二)文献的稳定性(确定性)

  参考文献在为作者提供科学研究的依据的同时, 还具有验证作者成果是否正确的功能, 也为读者的再研究提供检索及相关信息, 因此, 在正常情况下, 通过参考文献一定能查阅到该文献。规定参考文献必须是正式出版的图书资料, 非正式出版的书信、内部讲义等不能作为参考文献。正式出版的图书资料具有能长期保存的特点, 能供他人重复使用, 也能在验证作者研究成果正确性中找到依据 参考文献除了能起索引作用, 方便作者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引文更加详细的了解外, 还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计量学研究, 因此, 参考文献必须具有稳定性(确定性)。

  (三)参考文献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必须是著者亲自阅读过的、与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材料, 在撰写过程中既是研究的起点又是研究深度的一个反映。因此, 引用参考文献必须真实可信, 不能随意编造、杜撰。参考文献的选择不能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意选取, 而是应该根据研究的需要客观、公正地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对整个研究工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文献引用的错误必将导致整个研究的失败。所以, 文后参考文献是对作者研究过程、成果的客观、公正的反映, 具有真实性。对于没有阅读过的或为了某种目的(如为提高某刊物的被引证因子、盲目崇拜名家等)强行引用的文献不具有文后参考文献的这一属性, 是不能作为参考文献的。

  总之, 参考文献具有权威性(严肃性)、稳定性(确定性)和真实性等基本属性。反之, 必须同时具备这些基本属性的文献(包括传统的图书资料、网络文献等)才能作为参考文献。

  二、网络文献的分类及归属

  1996年, 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中对电子出版物作了定义: “ 电子出版物系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阅读使用, 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 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 姜玉明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电子文献进行了划分 按贮存内容的表现形式划分为电子图书型、电子期刊型、电子报纸型、数据库型、音像型、程序型、文档型 大类 按信息存贮载体的不同划分为磁带型、磁盘型、光盘型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集成电路卡等。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广泛运用, 网络型的电子文献也随之出现并得到最为广泛的运用。网络文献是电子文献的一种, 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网络资源的不断拓展, 以往其他类型的电子文献正逐步进人网络而成为网络文献, 电子文献与网络文献正呈胶质状发展。

  网络文献种类繁多, 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属性。

  文献[3]把它分成16类

  (1) 网络专著(包括教材);

  (2)网络报纸;

  (3) 网络期刊;

  (4)网络会议(包括座谈会、讨论会等);

  (5) 网络汇编(包括论文集等);

  (6)网络学位论文;

  (7)网络科技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

  (8)网络技术标准(包括规范、法规等);

  (9)网络专利文献;

  (10)网络产品样本(包括产品说明书等);

  (11)网络参考工具(包括年鉴、手册、百科全书、字典等)

  (12)网络检索工具(包括各种目录、书目、文献杂志、联合目录等;

  (13) 网络档案;(14) 网络图表(包括地图、地质图、气象图、蓝图、表格等);

  (15)网络乐谱;

  (16)其他。

  文献「4」则对几种常被用作资源进行了计论:

  (1)网站或网页;

  (2)网络数据库;

  (3)网络报刊;

  (4)BBS讨论区;

  (5)网络多媒体信息

  (6)其他网络出版物。

  由于网络检索方便、快捷、链接丰富、内容众多, 给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所以, 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现代科研服务, 网络文献作为文后参考文献已是势在必行。作为作者与读者联结的桥梁―编辑, 必须认清网络文献的基本属性, 分清哪些可以作为文后参考文献, 哪些则不能。不管对网络文献按何种标准进行划分, 其总类不外乎具有文后参考文献的基本属性和不具备文后参考文献基本属性两大类。例如, 网络专著、网络期刊、网络报纸等有相应的纸质文献, 上网期刊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等数据库的数据都能找到相应的纸质文献, 具有文后参考文献的基本属性。对于上述这些网络文献, 责任编辑应该建议作者找到相应的纸质源文献进行标注。

  有的网络文献由于网络数据的维护更新、病毒的侵害, 数据在不断的变化、更新, 不利于被引用文献的长期保存和再次查阅, 不具有稳定性, 如网络会议、网络汇编、网络学会论文、网络科技报告、BBS讨论区、网络报刊这里指纯粹的网络报刊, 即有些内容时效性较强或不十分重要的.信息, 只在网络上发布而没有相应的印刷版等, 由于任何人都有可能在网上发布信息, 而发布的过程中没有专家、学者及编辑的审查、把关, 有些网络文献也得不到社会的广泛承认, 更没有经过严格的验证,极有可能把错误信息发布出去。同时, 由于病毒等的侵人, 改变了信息的原有面貌, 失去了数据的可信度。如果用这样的参考文献来延续前人的研究成果, 得到的结果只会更加错误。这类文献显然不具备参考文献的权威性(严肃性) , 同时也不具备参考文献的真实性, 是不能作为参考文献进行标注的。

  有个别人为了追求个人的某种目的或寻求某种刺激, 会在网上发布一些虚假信息, 如2003年上半年SARS流行期间, 就被查到一些有关SARS虚假信息的报道。这些虚假信息会造成政府工作的极大被动, 并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同时, 由于网上信息发布缺少相应法律、法规的制约和严格的审查, 有些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机密的信息也会在网上发布, 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如果把这些网络文献作为文后参考文献标引, 不但得不到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反而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同时会把国家或商业机密再次通过刊物泄密出去。在期刊的各项评审标准中, 期刊的政治关是实行一票否决制的, 如果某刊物没有把好政治关, 造成国家、商业机密的泄露, 将被一票否决, 判为不合格期刊。因此, 编辑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要严格认定网络文献的真实性, 并对其作必要筛选。

  但有些网络文献确实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 并经过充分验证为正确, 但没有同时具备参考文献的基本属性, 在引用时可以像私人通信、内部讲义及未发表的著作一样, 用脚注或文内注方式, 以说明引用依据。

  总之, 丰富的网络资源给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也对网络参考文献的引用及著录格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只有充分认清各类网络文献的基本属性, 在引用时加以区别对待, 才能避免在编辑加工错用, 确保科研的严肃性、科学性。对于网络文献这种新型的文献类型, 不能一概拒之门外, 更不能乱用、滥用。

  只有在弄清网络参考文献的基本属性以后, 才可研究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关于网络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已有诸多报道, 本文不再展开讨论。

  (引自《宁波大学学报》,作者:陶立方)

【网络参考文献正确使用的方法】相关文章: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正确标注方法08-12

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使用03-11

关于参考文献正确格式的写法05-21

男生应该如何正确使用面膜12-07

网络安全论文的参考文献12-08

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05-21

参考文献表著录使用的标点符号04-13

网络会计论文参考文献08-10

HR选人的正确方法是什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