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毕业季,迈出校园到职场的“第一步”

时间:2020-12-22 15:01:10 职场资讯 我要投稿

毕业季,迈出校园到职场的“第一步”

  五六月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你签了吗?”同学们之间见面打招呼都少不了这句问候。签了的欢天喜地、等待入职;没签的或打算出国深造、公务员考试,或继续奔波于各大招聘会之间,也不放过任何机会。据悉,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727万,再创扩招后历史新高,加上历年尚未就业的300万人,换句话说,今年有上千万的大学生需要寻找“婆家”。

毕业季,迈出校园到职场的“第一步”

  不少已经找到公司的人都进入了“试用期”或“培训期”,有的则将在七八月走入这个必经阶段。走出校门、跨入职场,经历着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变,是每个人走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的“第一道坎”。由学业人生转向事业人生,没有了明确的课程安排,没有了老师的指导,而要应对公司领导的任务要求,要处理形形色色的职场人际关系,面对角色转换,这让不少职场“新人”,尤其是90后毕业生感到非常困惑与彷徨。

  本期“职场”版,某记者特别采访了“毕业季”中那些正在经历或已“历练”过“试用期”的年轻人,探讨一下他们“试用期”的经历和感悟—

  背景

  近日,有人就职场人士的试用期生存状态展开了一项调查,这次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应届毕业生与企业签订了1年以下的劳动合同,而实际试用期竟长达6个月,更有甚者在6个月以上,其中仅有26.2%受访者表示其试用期薪资和转正后薪资一样,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职场人而言,“超长”试用期意味着直接的经济损失,至于试用期薪资低于法律规定下限,带给个人的损失就更不必言说了。

  关键词1:维权

  “试用期”就要一味委曲求全?

  建议:应有权利要规范、力争

  王诚(化名)去年刚从暨南大学本科毕业,工作近一年的他谈及自己刚刚参加工作时候的场景,连连摇头,大呼“往事不堪回首”。原来,去年5月,看到身边的同学大都已经找到了“婆家”而自己的工作还没有着落,他心中万分焦急,后来在网上看到广州一家广告公司招聘“业务经理”,便兴冲冲地投了简历,最后通过简单的面试后便到公司上班了。

  “如果有应聘经验的人应该都知道,刚毕业的新人是不太可能一进公司便担任经理的,这里说是经理,实际上就是每天到外面走街串巷拉广告。”王诚表示,拉业务还是其次,问题是收入还没有保障。“因为入职前公司说要先实习,我一看时间不长,1个月,便答应了。当时每个月的基本定额量是800元,超额了就可以拿提成。”按照王诚的回忆,当时这家公司的政策是实习期间业务量每到2000元就提成1000元,他当时打算第一个月至少也要来个“开门红”,超额完成任务。于是,他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即使6月份广州天气闷热也毫不在乎。但出工资时,公司财务告诉他,由于算上前期培训的7天,他并没有在第一个月拿到4000元,只能按照2000元的业务量拿到1000元工资,剩余的2000元累积到下个月,但就不能算实习期的鼓励待遇了,只有十几个点的提成。对此,王诚觉得非常不可以理解,“公司明明有办公电话,却不让业务员用,我还得自己用手机拉业务,甚至广告刊物出来后,公司还以投递人手不够为由要求我们去送刊,也没有给予任何经济补偿。”王诚懊恼地发现自己被“耍”了,最终,他选择了辞职。“后来到了另一家广告公司上班,虽然实习期要半年,但我却能接受非常正规和系统的职业培训,期间各项权益也有所保障。相比之下,我发现,千万不要在求职时贪小便宜,找到正规公司能学到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培训才是硬道理。”

  另一种情况在应届毕业生中也非常常见—“试用期”被无限延长,这让很多人苦不堪言。今年春节后,刘玲顺利应聘进入一家广州的文化传播公司从事文案策划工作,因为在试用期,薪水只有正式员工的1/3,“差不多只有1200元,当然相比那些还在四处奔波找工作的同学,我觉得自己还算幸运的,对工作格外珍惜,做事非常卖力主动,还多次得到公司前辈的表扬。”刘玲对记者说。但令她苦恼的是,公司规定试用期是3个月,但现在已经实习了近5个月,公司还没有给她“转正”,“我担心的是,一旦6月份毕业离校了之后,我就不能住在宿舍里了,每个月租房都要上千元,经济会非常困难的。但用人单位不提这件事,我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如果不成反倒丢了饭碗怎么办?”

  刘玲的问题在毕业生中不算少数,记者随机问了其他几位同学,一位陈同学则表示,“我们都知道这两年工作很难找,我们也并非是挑三拣四,如果用人单位是真心想招人、培养人,试用期长一些我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比一毕业就"失业"做无业游民要好得多,怕就怕有些公司是以实习为名,实则是招揽一些新人做临时工或者廉价劳动力。钱的问题事小,关键是耽误了应聘的"黄金期",一旦毕业了再找工作就更难了。”

  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1年工作经历的王诚已经非常清楚了,他说,“直到工作了我才知道,其实在福利问题上,试用期员工和正式员工本应该没有区别的。初入职场的应届生不用觉得自己在试用期就低人一等,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会看到试用期和正式员工在福利上的差别,但是这仅限于非法定福利(如培训、补贴等)和《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可以安排的法定福利,比如带薪年休假等等,所以,我提醒大家入职以前一定要向公司HR了解清楚薪酬福利方面的细节问题,对于实习时间和期间的待遇也要了解清楚,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他笑着说,如果是你应该享有的权利不去争取,中国有句俗语“人善被人欺”,“说不定过了试用期,有的公司还会得寸进尺地继续"欺负"你。”

  背景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33%的2012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有过离职,且98%系主动离职,而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空间不够,其中90后员工离职率更高。记者采访中,也经常听到有企业HR抱怨,如今的90后求职者,跳槽十分频繁,让企业无所适从。

  关键词2:闪辞

  90后毕业生遭遇“成长的烦恼”

  建议:“跟感觉走”不如提前规划

  90后员工正遭遇“成长的烦恼”,离职率整体偏高。如今,“说走就走”的90后,让没做好准备的企业老板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都感觉难以适应。广州某手机游戏公司的HR季小姐谈到这个问题直摇头,“去年公司拓展业务,我们给40名新员工发了offer,没想到报到那天只来了17个,当时我就急了,公司的很多项目等着用人呀,我们只好硬着头皮现招人,可是现招的人又不合适。今年我们招了19人,大部分都是90后,没想到3个月试用期内离职居然有13个人。现在我正在和老板商量,招聘新人起码要准备多出一倍的量,以防新员工各种原因的离职。”为此,企业也将承担大量的招聘成本,季小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试用期工资1200-1500元为例,加上代缴的各项费用,每个月对每位试用期员工的支出成本在2000元左右,3个月试用期下来,企业起码要支付6000元/人。由于新员工还未必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如果10个人刚过试用期就离职,企业就将损失6万元,更何况再次招聘造成人力、时间的大量浪费。

  记者了解到,这些职场的新人中,待遇低、工作无聊落差大和自觉没发展前途是最频繁离职的3大理由。高校辅导员黄老师告诉记者,“有时候我听到他们的离职理由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这是我们当年完全没有碰到的。比如一个学生因为公司的.电脑网速太慢,觉得上网不方便就不干了;还有人觉得饭堂的菜太难吃,附近没有合适的吃饭场所;另外一个男同学的辞职理由居然是因为公司的男女比例失调太严重,女同事太少,担心找不到对象……”另外,她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学生也选择了从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撤离”,“因为现在北上广深等城市的生活成本高、房价压力大、发展前景没有预想时乐观,或者因为家庭、结婚等因素,不少在广州就读的学生在打拼了一段时间,尤其是在试用期对正式的职场生活有了切身了解后选择折返回乡,这也是离职的一个重大原因。”

  由于就业压力大,很多学生也有多条路可以走,季小姐表示,自己曾经在公司电梯里遇到一个新人,手里拿着公务员的复习资料来上班。“要考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另谋高就无可厚非,可总要先把工作完成,而不是让这些私事占用工作时间。”季小姐告诉记者,“我相信没有企业愿意花心思去培养一个心不在焉的新人。”记者在南方人才市场还遇到了一位第四次找工作的冯先生,他毕业不到2年,已经换了3份工作了,“其实我并不是一个疯狂跳槽人,只是想找一份更符合我理想和预期的工作,求职和找对象一样,要有兴趣、有感觉。”同在招聘会徘徊的还有已近而立之年的向先生,他6年前从大专毕业,因为不满意待遇或“人际环境”,最长的一份工作也只做了1年。“挺可惜,工作6年还是新手。”其实,这样职业技能的积累无疑落后了,而且会影响将来的职业发展。

  “现在的大学生个性张扬,但同时太理想化,频繁离职,一方面是自己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是在工作上有很多畏难情绪,一不如意就轻易放弃,这不利于他们以后的职场发展。”南方人才市场负责招聘会的刘小姐说,“现在高校提倡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当然从提高就业率的角度这是没错,但其实很多用人单位却对"先就业"的说法深恶痛绝。与其在应聘或者实习时频频换单位,不如沉下来努力适应,找一个相对合适的岗位努力工作。

  背景

  试用期,学业人生转向事业人生,角色如何定位?没有了明确的课程安排、工作任务,如何展现自己?不像学校那样单纯的关系,面对领导和同事,怎么处理职场人际?很多“新人”都会感到困惑。更重要的是,很多公司现在除了学历等“硬件”要求外,对实习生们在这方面的考察也越来越重视,甚至成为是否“转正”的标准。

  关键词3:人际

  锋芒太露也会丢“饭碗”?

  建议:初入职场要学会“换位思考”

  毕业生徐茂衷学的是造价专业,他通过学校的招聘会入职到广州的一家建筑公司,他告诉记者,“我从3月份进公司实习,同期的有8个实习生,但是公司明确告诉我们只有5个会被正式录用。所以,大家都主动要求下工地,没有人愿意成天待在办公室,因为那样是学不到真本事的。”

  在采访中,不少新人反映实习期间总是做一些打印材料、打扫卫生等杂活。初入职场的张蔓(化名)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应聘到一国有企业上班,实习期间每天基本就是搬水、复印文件、收快递、送文件等,刚开始的一点新鲜感很快就被这些琐事消磨殆尽了。”她透露说,自己学习的是行政管理,还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双学位,希望能够学有所用,但实习期间所做的各种杂活,让她觉得工作没有意义。对此,徐茂衷并不这样认为,“其实,无论在哪里,干什么工作,都是对自己的一项锻炼。我记得在毕业前,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就已经告诉我们,到了单位要不怕苦、不怕累,把每一份工作安排都当作是对自己的磨砺。”

  面对让试用期新人打杂的问题,一些用人单位表示,由于试用期往往时间比较短,而许多工作从策划到运作通常要长达3到5个月,如果让新人插手,一来的确不太放心,二来,万一他们中途离职了,工作就没人接手了。不过,也有用人单位表示,对于在试用期表现优异的学生,他们也会委以重任以争取留住人才。

  工作能力强、积极主动的人被“留下”转正,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有人在试用期努力工作仍被辞退,这是什么原因?马莉(化名)是广州一所985重点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去年毕业后应聘进入广州一家大型民营公司做销售,试用期她工作积极,所在的工作小组销售业绩在当月也排到了第一位,但最终她却意外输给了同期的一位“新人”。“当时,我觉得非常不公平,甚至一度找到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理论,他们给我的理由我相当不能接受—庙小,你另谋高就吧。”马莉笑着说,当时我一心只想求表现,却忘了职场“潜规则”—枪打出头鸟,锋芒太露也得罪人。原来,尽管试用期内工资不高,但马莉每天提早上班,晚上经常加班,工作期间还对公司的薪酬奖惩制度进行了改良,而这竟遭到了同事的反感和排斥。“后来我也反省了自己,我工作中经常将个人观点凌驾于团队之上,这也让公司觉得很难管理,因为销售工作特别讲求团队合作。”

  现在的马莉已经释然了,“在试用期,绝对不能以"新人"的心态要求自己,要充分考虑和同事的合作、上下级关系的处理,还有自己的定位,多观察、多学习,虚心求教,必要时也要崭露头角,让领导看到你的工作能力,让同事看到你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了。虽然那次试用期我没有成功度过,但给我后来的职场上了生动一课。毕竟,职场"潜规则"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她笑着说。

  背景

  初入职场尤其是在“试用期”,薪酬自然不会很高,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90后大学生的平均薪酬是2500元左右,北京、上海等地的平均薪酬略高一些,在3000元左右。面对生存的压力,他们是继续月光,还是会做一些储蓄,或者做一些投资,如何做好规划、学会理财,为自己未来留后路、做打算,也是很多人头疼的问题。

  关键词4:理财

  谁说储蓄是有钱人的专利?

  建议:年轻人要着眼于长久“规划”

  标准90后职场新人李嘉,1992年出生,今年从广东商学院毕业打算留在广州工作,目前在一家私企应聘做财务,试用期工资2000元,转正后5000元左右。毕业了,不像在学校里可以住宿舍,为了降低生活成本,她在公司附近的珠江新城中心地段与同事合租,每月付1300元,加上网费、水电气费和生活费,试用期的钱基本上没有盈余,还要省吃俭用才不会入不敷出。

  但李嘉计划5年内在广州买一个小户型,需要30万元左右的首付,除了家里父母支援的15万元外,如何在这期间存到15万元是她要考虑的问题。尚未转正的她已经开始给自己制定理性的理财计划了。“踏入职场后,我再不像学生时代那么纯粹了,我将面临恋爱、结婚、生儿育女等一系列人生大事,事事少不了钱。当然,我还憧憬能自食其力买车、旅游等,这也少不了钱。因此,我给自己短期规划的同时又兼顾长远,计划通过最大努力在最短期内考高级会计证书,希望有更好的晋升空间和更多的选择。”她笑着对记者说。

  在记者采访的一批90后中,并不是个个都像李嘉一样对自己有规划有目标的,还有个别人对理财存在误区,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自己无财可理。李嘉笑着说,“在试用期刚开始的时候,的确很容易陷入迷茫期,毕竟收入少,一下子各方面开销又来了,压力很大。到了转正期后,我特意给自己两个月的痛快期,就是不存钱,领到工资就请朋友吃饭、给父母买纪念品、为自己添置服装,但到了第三个月,我便开始收敛了,并有意识地合理分配钱,该花才花,逐渐控制自己的花钱欲望,学会合理用钱。”

  为此,她还下载了一个手机软件来记账,将每一笔开销都记录下来,理清每一分钱的去向,对自己形成一种约束力。“其实,从进入试用期开始,你手上就有钱了,就应该学着规划生活、理财了。有了长久打算,就要坚持、不轻易放弃。刚刚起步的年轻人,不管钱多钱少,都要树立理财意识,不能得过且过。此外,还要有"强迫储蓄"的行动和毅力,毕竟这是积攒理财资金的起步,切不可等有了剩余再去储蓄再去规划。当你看着自己的储蓄在慢慢增长时,你也会下意识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做进一步的反思,这是双向的。”李嘉说。

http://www.cnrencai.com/

【毕业季,迈出校园到职场的“第一步”】相关文章:

毕业生如何迈出求职第一步?02-06

毕业生如何迈出求职的第一步05-27

迈出第一步简历封面02-11

高三作文如何迈出第一步01-18

毕业季语录简单到流泪06-10

毕业季经典语录简单到流泪05-31

关于考研让你迈出职业规划的第一步06-23

写好创业计划书,迈出创业第一步01-27

毕业季毕业校园广播稿06-04